小时候过年最重要的庆典之一是看电影。
离我住的新村不远的小镇有一间戏院。平时也没有什么钱看电影。新年收到了红包,有一点钱,所以同村的朋友便约好一起去看戏。那时候不是只看一部戏而已,而是连续看几部戏。平时戏院只是在下午和晚上各放一场电影,新年期间从早上10点就开始放了,一天可以放6、7场电影。
以前的戏院是有分一号位、二号位及三号位的。我还记得当年一号位的票价是一块钱,二号位是6角半,三号位是4角钱。
以前的戏院,买票很简单,只要说看几点场就可以了。现在要说看几点场,还要说看哪一部戏。卖票的都是不懂华文的,卖票的电脑系统也没有一个华文字,要看中文片却必须说电影的英文译名。谁会想到,《锦衣卫》的英文译名是‘14把刀’?差一点就买错戏票看错戏。
说了那么多,其实只是想说,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去看了两部电影。很有过年的味道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5 comments:
其实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,看电影都是过年应节的节目之一,好片烂片都场场爆满.
你们的有分楼上楼下座吗?
以前还流行嗑瓜子花生呢!
楼上是特别位,小镇的戏院没有特别位。
70和80年代很多年轻人为了争票而大打出手,现在有票送也未必会去看。
eddie,
当年还有人卖黄牛票。
Post a Comment